詳談:色彩管理的工作過程

       (一)ICC特性文件

       彩色印制過程,常聽到印前操作者說:我們做的印版很不錯,可惜印刷時把這批活給砸了。而印刷操作者卻另有一番議論,做的是什么印版!該深的地方不深,該淺的地方不淺,簡直無法印刷!

       為什么會有這兩種不同的聲音呢?究其原因:

       (1)計算機屏幕上的顏色與印到紙上的顏色存在差異:

       (2)客戶簽的合同樣張與印刷樣張不符;

       (3)各種材料及設備對色彩的影響。

       看來色彩管理首先是一個色彩空間的問題,即基于哪個色彩空間來進行色彩的控制。顯示器、數字相機、掃描儀等都工作在RGB的色彩空間;打樣機、印刷機等都工作在CMYK的色彩空間中,同一幅圖像在這些設備上輸出時,最后的顏色效果完全有可能不同。這就是因為它們處于不同的色彩空間的緣故。

       由于RGB、CMYK都是與設備相關的空間,那么要實現不同設備空間色彩模式的轉換,以保證同一圖像色彩從輸入、顯示到輸出中所表現的顏色盡可能匹配,最終達到原稿與復制品的一致。就需要建立在一個與任何具體的設備、材料、工藝無關的顏色空間。

       在色彩管理技術中,采用了CIEl976Lab的色度空間,任何設備上的顏色都可以轉換到此空間上,然后進行色彩的匹配轉換。

       為了更清楚的說明CIEl976Lab色度空間的作用,來看一個例子:

       實際生活中,我們常去農貿市場買菜,會發(fā)現在農貿市場的出口處有一復秤臺,而且是唯一的,這是工商部門為了管理農貿市場,防止商販缺斤少兩而設置的,所有買菜者如果感覺到自己買的菜不夠秤時,都可去復秤臺去復秤,這是一個標準秤,這個標準秤與任何商販的秤沒有關系,而任何商販都須依此秤為標準。

       在色彩管理中,要將一·種設備上呈現的顏色高保真地呈現在另一種設備上,這就要求必須了解色彩在各種設備上的顏色呈現特點。由于已經選定了與設備無關的顏色空間,即CIEl976I加色度空間,設備的顏色特性就表現為:該設備對色彩的描述數值與“通用的”顏色空間的色彩值的有一定的對應關系,即為該設備的顏色特性文(profile)。或稱ICC特性文件。

       ICC特性文件按類型可分為:輸入設備、顯示設備及輸出設備的ICC特性文件。

       注:

       ①RGB顏色空間

       由紅、綠、藍三種原色混合而成的顏色集合構成的顏色空間。掃描儀和顯示器所使用的顏色都是紅、綠、藍三原色組成的。RGB顏色空間是一個與設備相關的顏色空間,這就是說,它們所產生的顏色與具體使用的設備有關,RGB顏色空間中的混色規(guī)律符合色光加色法。

       ②CMYK顏色空間

       CMYK顏色空間是色料形成的空間,符合色料減色法原理。CMYK顏色空間也是與設備相關的空間。

       注:CIEl976Lab色度空間

       CIE:國際照明委員會法文字頭

       L是描述色彩的亮度

       a是描述色彩偏紅偏綠的程度。

       b是描述色彩偏黃偏藍的程度。

       注:ICC是國際色彩聯盟(Intermatconalcolorconsoertion)

       (二)色彩管理系統(tǒng)的三個核心(3C)

       進行色彩管理必須遵循一系列規(guī)定的過程,才能實現預期的效果,色彩管理過程有三個要素:即設備校正(Calibration)、特性化(Characterization)和色彩轉換(Conuersion)。它們是色彩管理的三個核心。

       1、設備校正

       為了保證色彩信息傳遞過程中的穩(wěn)定性,可靠性和可持續(xù)性,要求對輸入設備、顯示設備、輸出設備進行較『F,以保證它們達到最佳工作狀態(tài)。

       輸入校正:就是對輸入設備的亮度、對比度、黑白場(RGB平衡度)進行校正。例如,校正后的掃描儀,對于同一份原稿,不論什么時候掃描,都應當獲得相同的圖像數據。

       顯示器校正:使顯示卡依據圖像數據的色彩資料,在顯示器上準確顯示色彩。

       輸出校正:對照排機的校正,是以顯示器的正確圖像為依據;對印刷機和打樣機的校正,必須使該設備所用紙張、油墨等印刷材料符合標準。

       2、設備特性化

       如前所述,色彩管理工作的核心之一是建立設備文件,它作為一個標準,是兩個色空間的橋梁(PCS)。

       簡單地說,色彩管理系統(tǒng)根據輸入設備的特性化文件,將數據文件轉移到特性文件的色彩空間,再根據輸出設備(顯示器、打樣機)的特性文件,把數據文件的色彩信息轉移到輸出設備的色彩空間,從而保證工作流程中色彩還原的一致性。

       3、色彩轉換

       色彩管理的第三個核心是色彩轉換模塊(CMM),它是用于解釋設備特征文件,并依據特性文件所描述的設備色彩進行不同設備的彩色數據轉換。

       色彩轉換的一個基本原則是:同一個顏色在不同的設備上保證仍然是同一個顏色。為達到此目的,就要有一個與設備無關的顏色系統(tǒng)來衡量在各設備上的顏色,而且任何一個與設備相關的色彩空間都可以在此色彩空間中表示。如果不同的與設備相關的顏色,都能對應到此設備無關的色彩空間的同一點,那么它們之間的轉換就一定是準確的。在進行色彩轉換時,彩色數據通過設備特性文件先轉換為.PCS的色彩值,再根據需要轉換成其他設備的色彩值。

相關熱門搜索 印前綜合  
  • 上海豪禾印務有限公司刊登此文(詳談:色彩管理的工作過程)只為傳遞信息,并不表示贊同或者反對作者觀點。
  • 如果此文(詳談:色彩管理的工作過程)內容給您造成了負面影響或者損失,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
  • 如果此文(詳談:色彩管理的工作過程)內容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取得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