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瓦楞紙板的組成
瓦楞紙板主要分為三層瓦楞紙板、五層瓦楞紙板和七層瓦楞紙板。
三層瓦楞紙箱主要用于包裝重量較輕的內(nèi)包裝物,三層瓦楞紙箱又叫單瓦楞紙箱其結構是由一張瓦楞紙兩面各粘一張面紙組合而成。
五層瓦楞紙箱主要用于單件包裝重量較輕且易破碎的內(nèi)裝物;五層瓦楞紙箱又叫雙瓦楞紙箱,過去簡稱為三黃兩瓦。五層瓦楞紙箱的結構是由面紙、里紙、兩張芯紙和兩張瓦楞紙粘合而成,楞型的組合通常采用AB型(重慶地區(qū)藥品包裝以此型最多)、AC型、BC型、AE型或BE型。
七層瓦楞紙箱由下列紙板組成三層瓦楞箱板紙(主要用于重型商品的包裝,如摩托車等);
組成:由面紙、瓦楞紙、芯紙、瓦楞紙、芯紙、瓦楞紙、里紙粘合而成。瓦楞楞型的組合通常采用BAB型、BAA型、CAC型或BAC型
2.統(tǒng)一瓦楞紙板的計量單位
1).一般紙箱廠購進時面紙、里紙、芯紙、瓦楞原紙均以噸價計算。即各種面紙、里紙、芯紙、瓦楞原紙為每噸多少元,其單位表示為”元/噸”,而計算時必須換成”元/公斤”,
如進價為5200元/噸,則按公斤算即為5200元/1000kg=5.20元/kg.
2).一般紙張的重量通常講克重,實際上應為每平方米多少克重即各種面紙、里紙、芯紙、瓦楞原紙重量均以”克/m2”為代表單位,為計算必須統(tǒng)一其用量單位,這里必須把“克/m2”換算成“kg/m2”。
如購進300克的牛皮紙,即是300g/m2的牛皮紙,此時將“300克/m2”換算成(300/1000)kg/m2”,則得0.3kg/m2。
做勒口書膠訂時,采用折頁→打捆→配頁→第一次膠訂→收書、撕膠訂紙→切門刀→第二次膠訂→勒口工藝流程。在使用圓盤包本機等單機膠訂時可使切口整齊,但在第一次膠訂時要增加四人工作量。進行第二次膠訂上封面時,如果不進行二次銑背,書背膠中可見一層紙二層膠,且圓背書多,外觀質(zhì)量不好。如果進行二次銑背,書背包封質(zhì)量好了,但此時銑切深度加大,對機器不利,而且使成書尺寸變少。有時裝訂產(chǎn)值還不抵銑刀價值,得不償失。
采用折頁→打捆→打蠟→配頁→打捆刷膠→切門刀→膠訂→勒口工藝后,用打捆膠替代第一次膠訂,取消了第二次膠訂工序,增加打蠟工序,可節(jié)省一倍工時,打捆刷膠時要求書背碼齊邊(如天頭),兩邊間隔地刷膠,使書本不易散開,保證切門刀裁切質(zhì)量。裁切時應保證切口整齊。銑背時如有少量未銑則使銑削量加到3.5mm。此法不僅使銑刀損耗降低,并且保證了銑背質(zhì)量。
本文出處:樣本印刷 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出處:樣本印刷 轉載請注明出處